11月8日,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舉辦,由網商銀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與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發起的低碳校園互聯網公益項目正式啟動,倡導小微企業和經營者踐行綠色發展,捐贈綠色行為積分支持公益項目。首期“為愛發電”低碳校園項目將為河北省海興縣毛陶鎮致遠小學建設一套50kWp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助力光伏照亮孩子們的課堂。
“太陽能作為一種高效、無污染的清潔可再生能源,現在已越來越為各行各業所接受和利用。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網商銀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聯合開展校園清潔能源公益項目,既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減少碳排放,又可以節省本來就緊張的基礎教育經費,用于改善學生與老師的學習工作生活條件,在特定情況下還有利于緩解能源緊張。”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房志表示,“選擇中小學進行校園清潔能源改造還具有非常好的教育示范意義, 通過校園清潔能源設施的建設、運行和展示,可以宣傳環境文化,提高師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讓清潔能源、低碳科技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讓綠色低碳生活的理念融入辦學的每個環節中,讓學生的低碳、節能等環境保護知識和意識得到加強和提高。”

現場展出的光伏板實物模型板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解說人員向大家介紹了低碳校園項目的背景。相比大中型企業,盡管小微群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具有污染排放量小、環境風險低等特征;但作為經濟的“毛細血管”,小微具有覆蓋區域廣,服務、就業人口多和環境效益積少成多的特征。小微群體積極參與低碳發展,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然而,網商銀行在實地調研走訪和長期為小微商家服務過程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小微經營者當前對碳減排的認知還比較模糊。網商銀行是本次低碳公益項目的實際出資方,希望通過邀請小微群體參與到低碳公益項目捐贈中來,提升小微自身低碳轉型發展意識。只有讓他們切實地感知到低碳行為發生在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低碳轉型積極性并為他們提供綠色金融支持。
小微商家可以通過在支付寶端內搜索“綠色經營”小程序,參與捐助該低碳校園項目。在小程序內,小微商家基于每天在現實生產經營中發生的綠色行為,或者參與網商銀行發起的“聲明做到綠色行為”的活動,可以獲得金幣積分。小微商家在收取綠色行為金幣的同時也被告知,在生產經營中可以采取哪些綠色發展措施來提升綠色表現,比如,召開線上視頻、語音會議來代替異地出差;提交線上審批、記錄電子日志來代替紙質文件使用;使用線上掃碼收款來減少使用收銀小票數量;向顧客提供掃碼點單服務來減少菜單使用;出行使用ETC服務來減少等待和油耗等。小微商家在收取金幣后,既可以選擇兌換網商銀行貸款優惠券,也可以選擇使用金幣參與低碳公益捐助。
項目合作方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益活動采用互聯網行為公益模式,宣傳和動員各方各面共同踐行綠色低碳生活,不需要小微商家實際出資,將公益捐贈與綠色低碳行為相結合融入日常行為中,同時‘人人3小時’公益平臺將為用戶建立公益賬戶并給予‘公益時’認證,有利于提升激勵小微商家持續參與的公益參與度。此外,項目鼓勵小微商家用實際低碳行為支持公益項目,有利于強化綠色發展理念。”
綠色低碳發展是此次互聯網大會的看點之一,而借助金融科技,撬動更多社會資源支持小微商家綠色低碳發展則是外界的主要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