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能源和雙碳領域法律實施的迫切需求,同時為推動環保法律工作發展和為環境改善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主辦,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環境、資源和能源法專業委員會,山西省律師協會支持,山西省律師協會環境、資源和能源法專業委員會協辦的中國環境法治公益平臺項目全國律師環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訓班于12月8日-10日在山西太原舉辦。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70多名律師參加了本次培訓。

全體學員合影留念
在12月8日的開班儀式上,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徐光理事長向參加培訓的律師學員介紹了中國環境法治公益平臺項目的開展情況和本次全國律師環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訓班的目標。徐光理事長表示:“中國環境法治公益平臺項目”是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在2015年設立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專項基金、2016年設立的“環境損害鑒定公益基金”、2017年設立的“環保民間組織能力建設基金”基礎上,整合資源,與各方合作伙伴一起,于2018年正式啟動的公益項目。項目秉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精神,與以生態環境領域社會組織為主的環境法治各參與方一起,通過切實的能力提升,在污染防治、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安全等方面通過理解和適用法律工具,發揮更好的作用,建設社會組織視角下的健康環境法治生態圈。此次專門針對律師群體開展環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訓活動,是希望通過培訓活動切實提升與我國環境法律工作密切相關律師群體的知識能力和業務水平,也希望各位律師朋友在后續環境法律公益服務中能夠幫助在地環保社會組織進一步提升運用法律工具參與保護環境的能力。

徐光理事長在開班儀式上致辭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環境、資源和能源法專業委員會周塞軍主任提到,司法實踐已逐漸成為國家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參與其中的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專業法律素養在不斷提高。隨著訴訟環保組織專業化建設的發展,當前律師在專業領域的發揮,包括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還處于發展階段,期待通過共同的學習交流,進一步提升與我國環境法律工作密切相關律師群體的知識能力和業務水平。

周塞軍主任在開班儀式上致辭
山西省律師協會高劍生會長在致辭中提到,作為國家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如何處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山西省要做的一道必答題。本次培訓,順應了廣大環境律師在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能源和雙碳領域法律服務專業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希望參訓律師通過本次培訓提升環境法律服務能力,在學習和實務研討中建立友誼,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共同為推動環境保護工作貢獻力量。

高劍生會長在開班儀式上致辭
培訓班上,授課專家圍繞環境公益訴訟理論與立法實踐、環境公益訴訟司法實務、環境公益訴訟中的律師實務及環境律師的社會責任四個板塊16個主題的課程內容展開闡述。本次培訓邀請了理論與實務經驗一流的專家,從生態環境部、法院系統、高校法學院的專家學者到長期從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資深律師,分別從不同角度介紹了環境公益訴訟涉及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具體案例以及律師實務經驗。
專家授課
律師學員們還共同探討了環境熱點問題,分享了如何開展環境公益行動。學員們的熱情參與、積極發言、深入探討,都使得本次活動充滿了活力和深度。

圓桌會議
12月10日下午的結業儀式上,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王振剛副秘書長表示此次培訓見證了“環保人”和“法律人”的匯聚。讓“環保人”和“法律人”有了共同的目標——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環保和法律,雖然屬于不同的領域,但它們的目標是一致的。環保人追求的是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而法律人則通過法律手段來保護環境和維護公共利益。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王振剛副秘書長在結業儀式上致辭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山西省律師協會業務創新與指導工作委員會主任李艷紅指出,本次培訓“干貨滿滿”,使全體參訓律師感受到專家學者、律師對環境法律工作的熱忱,收獲頗豐、受益匪淺。希望參訓律師能夠以本次培訓活動為契機,不斷提高自身環境法律專業素養,積極投身環境保護法律事業,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法律力量。

李艷紅副主任在結業儀式上致辭
付華律師和謝鵬律師代表全體學員發表了結業感言。代表學員們對主辦方表示了感謝,他們表示本次培訓使他們對環境保護立法、環保民事公益訴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謝鵬律師表示此次培訓對于作為環保公益律師的他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培養和歷練。
學員代表在結業儀式上發表感言

培訓學員上課中

為學員頒發結業證書
本次線下參訓人員170余人,線上參與人數6200余人。此外,參訓律師學員需承諾為所在地社會組織提供50小時的公益服務,從而進一步提升環保社會組織運用法律工具參與保護環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