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生態文明、環境保護,一直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重點問題。在7月18日-19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領航下,我們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新時代十年,中國生態環保人風雨兼程、實干創新,讓一幅幅人與自然美美與共的生態畫卷在中國大地上徐徐鋪展。
中華環境獎二十三載心存山河,初心如磐,見證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第十一屆中華環境獎頒獎典禮于2023年7月20日成功舉辦。今日對第十一屆中華環境獎評選出的獲獎單位(個人)特予以宣傳報道,以饗讀者。】
第十一屆中華環境獎頒獎典禮日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城鎮環境、環境管理、企業環保、生態保護、環保宣教5個方面,共評選出22個獲獎單位(個人),其中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榮獲生態保護類第十一屆中華環境獎大獎。

團隊參加“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管專項行動
懷抱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擔當,勇于發揮科技的杠桿力量,讓生態環保行動有據可依、事半功倍。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以遙感技術守護生態安全,創建的天地一體化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技術方法和業務運行體系,推動建立了生態狀況定期調查評估制度,形成了“五年一次全國、每年一批區域”的工作機制。
自然生態遙感部交流討論關鍵技術問題
衛星之眼,俯瞰山川,為神州生態把脈。盡責之心,遙感天地,護碧水藍天常在。該集體改革創新了自然保護區監管模式,創建的自然保護區遙感監管技術方法和業務運行體系,有效支撐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重大監督執法工作。另外,該集體還推動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定期監測制度,形成了“每半年一次國家級、每年一次省級、每季度一次重點區域”的工作機制。
自2000年設立以來,中華環境獎已走過二十三年,共表彰了237個在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中事跡突出、具有時代感和廣泛代表性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第十一屆中華環境獎評選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樹立典型、弘揚先進、引領風尚,助力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牢牢守住美麗中國安全底線,營造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